王阳明与阳明心学

    xiaoxiao2023-03-25  3

   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阳明是其别号,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—1529年1月9日),汉族,幼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。

    0. 名句名篇

    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

    1. 王阳明大事记

    初到贵州龙场的两年: “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,二年矣,历瘴毒而苟能自全,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。”龙场悟道: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“吾心光明,亦复何言”—— 王阳明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话;

    批判朱熹:朱熹(1130.9.15—1200.4.23),比王阳明整整早了近 3 分多世纪。

    朱熹:物有表里精粗,一草一木皆具至理。

    2.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:心即理

    理学的起点:韩愈首提道统问题,因佛教在当时的过度繁荣,以致本土文化的忧虑(韩愈坚定的反佛)。

    理作为最高的思想范畴:

    朱熹:理,在那里。 陆象山:理,在内心。圣人之学,心学也。 王阳明评价陆象山的“心即理”

  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: https://ju.6miu.com/read-1203785.html
    最新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