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a(5)-table(表)

    xiaoxiao2024-04-20  5

    table(表)是lua中唯一的数据结构,用table可以实现模块(module)、包(package)和对象(object)的表示。比如io.read中的io就是一个模块,read就是io模块中的一个索引(使用字符串"read"作为read方法的索引)。 程序中仅持有一个对tabel的引用(就像静态变量那样)。 (1)table的构造式。 构造式是用于创建和初始化table的表达式。最简单的构造式就是一个空构造式{},用于创建一个空的table。也可以像在c语言里面初始化数组一样用元素构造一个table,比如tbl = {"A","B","C"}。 构造式1(数组式构造): local tbl = {"A","B","C"} 上式等价于 local tbl = {} tbl[1] = "A" tbl[2] = "B" tbl[3] = "C" 还等价于 local tbl = { [1] = "A", [2] = "B", [3] = "C" } 使用数组式构造一个table可以让table具有类似于数组的性质,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使用元素的数字索引来找到相应的值,也能使用for循环去遍历每一个元素,但是无法通过非数字索引来获得一个元素的值。 输出 构造式2( 指定索引构造 ): local tbl = {a = "A",b = "B",c = "C"} 上式等价于 local tbl = {} tbl.a = "A" tbl.b = "B" tbl.c = "C" 指定一个变量为索引可以让table实现类似于map的键值对查找的功能,这种构造式无法通过使用tbl[index]来索引到某一个元素的值,也无法使用#tbl、table.maxn或table.getn来获得table的元素个数,遍历tbl中的元素需要使用迭代(for k,v in pairs(tbl) do ... end)的方式去实现。 输出 构造式3(混合嵌套构造): local tbl = {1,2,a = "A",b = "B",3,4,{x = 1,b = 2}} 使用类似于上式这种混合方式的构造,能够让table同时具有构造式1和构造式2的功能,但是使用tbl[index]时,如果index有效才能找到对应元素的值。 输出 而无论使用哪一种构造方式,lua都允许用户在定义一个table后对其进行增删查改,而不需要手动申请新的内存。 比如 输出 (2)table的引用。 当一个程序再也没有对一个table的引用时,Lua的垃圾收集器(garbage collector)最终会删除该table,并复用它的内存。 输出 (3)table的弱引用。 lua具有自动回收功能,会自动删除内存中被视为成为内存垃圾的对象(如没有被引用到的地址)。在table中,如果不对table中的元素做任何处理,则即使table中某些元素没有在任何地方被使用,它们也不会被lua的gc收集器回收,因为它们被table引用着。lua的弱引用table(weak table)就是这样一种机制,用户能用它来告诉lua在table中的引用不应该阻碍一个对象的回收。 在lua中,使用“值”(如数字、字符串)和“布尔”(boolean)作为table的key无法实现table的弱引用;使用table和userdada等对象类型作为key可以实现table的弱引用。 输出 可以看到,在未对tbl设置弱引用时,即使"A"这个值通过c作为索引将再也查找不到,也不会被回收。为tbl设置弱引用的元表,再来看看效果。 输出 可以看到,使用了table的弱引用后,即使table中的元素成为了内存垃圾,lua也能将其进行回收。如果将c替换成number或string类型,将无法通过key值为tbl设置弱引用,这种情况下只有当tbl[key]的value值为nil时,该条tbl[key]数据才会被lua进行回收。 (4)table可以用不同类型的索引来访问其元素的值,当需要容纳新条目时,table会自动增长。 也可以写成这样 输出 (5)要注意一下a.x和a["x"]的区别。a["x"]表示以字符串"x"来索引table,而后者是以变量x的值来索引table。 输出 (6)用table表示传统的数组或者线性表(lua中的table是以下标1为起始的索引值)。 输出 可以使用#这个符号来表示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值,比如 输出 (7)数组大小的界定。 lua中对数组长度的判定是通过nil来判定的,当数组中有一个元素为nil时,Lua就认为这个是数组的结尾标记,因此大多时候使用#是安全的,但是有时候也要注意一下是否数组中会出现某个元素为nil的情况,如果数组的元素不一定稳定的话,使用table.maxn来返回一个table的最大正索引数 输出 (8)table.concat(table,sep,start,end) 数组中各个元素的连接。 lua提供了table.concat(table, sep,  start, end)这个库函数来支持table里面各个元素的连接。 concat是concatenate(连锁, 连接)的缩写。table.concat()函数列出参数中指定table的数组部分从start位置到end位置的所有元素,元素间以指定的分隔符(sep)隔开。除了table外,其他的参数都不是必须的,分隔符的默认值是空字符,start的默认值是1,end的默认值是数组部分的总长。 sep,start,end这三个参数是顺序读入的,所以虽然它们都不是必须参数,但如果要指定靠后的参数,必须同时指定前面的参数。 输出 (9)table.insert(table,pos,value) 新元素的插入。 lua提供了table.insert(table, pos, value)这个库函数来支持新元素的插入。 table.insert()函数在table的数组部分指定位置(pos)插入值为value的一个元素。 pos参数可选,默认为数组部分末尾。 输出 (10)table.maxn(table) 安全的数组大小界定。 table.maxn()函数返回指定table中所有正数key值中最大的key值。如果不存在key值为正数的元素,则返回0。此函数不限于table的数组部分。 输出 (11)table.remove(table, pos) 数组元素的删除。 table.remove()函数删除并返回table数组部分位于pos位置的元素,其后的元素会被前移。pos参数可选,默认为table长度,即从最后一个元素删起。 输出 (12)table.sort(table, comp) 数组的排序。 table.sort()函数对给定的table进行升序排序。 comp是一个可选的参数,此参数是一个外部函数,可以用来自定义sort函数的排序标准。 此函数应满足以下条件:接受两个参数(依次为a, b),并返回一个布尔型的值,当a应该排在b前面时,返回true,反之返回false。 例如,当我们需要降序排序时,可以写一个降序的比较函数,再将此比较函数用于sort进行排序。 输出 用类似的原理还可以写出更加复杂的排序函数。例如,有一个table存有工会三名成员的姓名及等级信息: guild = {} table.insert(guild, {   name = "Cladhaire",   class = "Rogue",   level = 70, }) table.insert(guild, {   name = "Sagart",   class = "Priest",   level = 70, }) table.insert(guild, {   name = "Mallaithe",   class = "Warlock",   level = 40, }) 对这个table进行排序时,应用以下的规则:按等级升序排序,在等级相同时,按姓名升序排序。 可以写出这样的排序函数: function sortLevelNameAsc(a, b)   if a.level == b.level then    return a.name < b.name   else    return a.level < b.level   end end 测试功能如下: 输出 (13)table.foreachi(table, function(i, v)) 遍历连续整数范围的数组元素。 会期望一个从 1(数字 1)开始的连续整数范围,遍历table中的key和value逐对进行function(i, v)操作。 输出 (14)table.foreach(table, function(i, v)) 遍历整个数组。 与foreachi不同的是,foreach会对整个表进行迭代。 输出 (15)table.getn(table) 获取数组元素的个数。 返回table中元素的个数,该函数返回的table元素个数等同于使用"#"号,遇到nil即中断,如要想返回tbl的最大个数,使用table.maxn(table)。 输出
  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: https://ju.6miu.com/read-1288173.html
    最新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