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介绍:linux磁盘分区和目录、挂载基本原理、文件存储结构
Linux发行版本之间的差别很少,差别主要表现:
在系统管理的特色工具
软件包管理方式的不同。目录结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。
Linux的文件结构是单个的树状结构.可以用tree进行展示。 在Ubuntu下安装tree(sudo apt-get install tree),并可通过命令来查看。
每次安装系统的时候我们都会进行分区,Linux下磁盘分区和目录的关系如下:
任何一个分区都必须挂载到某个目录上。目录是逻辑上的区分。分区是物理上的区分。磁盘Linux分区都必须挂载到目录树中的某个具体的目录上才能进行读写操作。根目录是所有Linux的文件和目录所在的地方,需要挂载上一个磁盘分区。问:为什么要分区,如何分区? - 可以把不同资料,分别放入不同分区中管理,降低风险。 - 大硬盘搜索范围大,效率低 - 磁盘配合只能对分区做设定 - /home /var /usr/local经常是单独分区,因为经常会操作,容易产生碎片
Mount命令可以实现挂载: mount [-fnrsvw] [-t vfstype] [-o options] device dir
问:所有的磁盘分区都必须被挂载上才能使用,那么我们机器上的硬盘分区是如何被挂载的? 主要是利用了/etc/fstab文件。每次内核加载时知道从这里开始mount文件系统。linux系统启动时根据该文件定义自动挂载。若没有被自动挂载,分区将不能使用。
Linux下面的文件类型主要有: 1. 普通文件:C语言元代码、SHELL脚本、二进制的可执行文件等。分为纯文本和二进制。 2. 目录文件:目录,存储文件的唯一地方。 3. 链接文件:指向同一个文件或目录的的文件。 4. 特殊文件:与系统外设相关的,通常在/dev下面。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。 可以通过ls –l, file, stat几个命令来查看文件的类型等相关信息。
在linux正统的文件系统(eg:ext2、ext3)中,一个文件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: 1. 目录项:包括文件名和inode节点号。 2. Inode::又称文件索引节点,记录文件的属性,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,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block号码。 3. data block:实际记录文件的内容,若文件太大时,会占用多个block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