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程时经常需检查一系列条件,并据此决定采取什么措施。在Python中,if语句让你能够检查程序当前的状态,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。
假设你有一个汽车列表,并想将每辆汽车的名字打印出来。对于大多数汽车,都应以首字母大写的方式打印其汽车名称,但对于’bmw’,应以全大写的方式打印。
car.py
cars = ['audi','bmw','subaru','toyota'] for car in cars: if car == 'bmw': print(car.upper()) else: print(car.title())输出结果:
注意:一个等号是陈述:可理解为赋值;两个等号是发问,可理解为这两个值相等吗?大多数编程语言使用等号的方式都相同。
你可能想同时检查多个条件,例如,有时候你需要在两个条件都为true时才执行相应的操作,而有时候你只要求一个条件为True时就执行相应的操作。在这些情况下,关键字and和or可助你一臂之力。 例如:
age_0 = 22 age_1 = 18 if (age_0>21) and (age_1>21): print("两人都大于21岁\n") else: print("两人至少有一人不大于21岁\n") if (age_0>21) or (age_1>21): print("两人至少有一人大于21岁\n") else: print("两人都不大于21岁\n")输出结果:
输出结果:
经常需要检查超过两个的情形,为此可使用Python提供的if-elif-else结构。Python只执行if-else-if结构中的一个代码块,它一次检查每个条件测试,直到遇到通过了的条件测试。测试通过后,Python将执行紧跟在它后面的代码,并跳过余下的测试。 例如:
age = 12 if age<4: print("由于您小于4岁,所以免费!\n") elif age<18: print("您大于四岁,小于十八岁,需要支付5元!\n") else: print("您大于18岁,需要支付10元!\n")运行结果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