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ring学习笔记之JDK注解知识

    xiaoxiao2021-03-25  80

    1、注解是什么: 注解标签就是描述程序代码的注解信息,它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,注解不能直接干扰程序代码的运行,无论增加或删除注解,代码都能够正常运行。 2、了解注解: 首先通过一个示例来做简单了解:

    package com.test.anno; import java.lang.annotation.ElementType; import java.lang.annotation.Retention; import java.lang.annotation.RetentionPolicy; import java.lang.annotation.Target; 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//a.预定义注解,声明注解的保留期限 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//b.预定义注解,声明可以使用该注解的目标类型 public @interface NeetTest{//c.对注解做定义 boolean value()default true;//d.声明注解成员 }

    首先可以看到,a和b处是java的预定义注解,称为元注解(Meta-Annotation),他们会对注解类的行为产生影响。 注解保留期限在java.lang.annotation.Retention中的定义如下: SOURCE:注解信息仅保留在目标代码的源文件中,对应的字节码文件不再保留。 CLASS:注解信息保留到目标代码的字节码文件中,但ClassLoader不会将注解加载到JVM中,所以运行期间不能获取到注解信息。 RUNTIME:注解信息加载至JVM中,运行期间可以通过反射机制读取注解信息。 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表示NeedTest这个注解只能应用到目标类的方法上,注解的应用目标定义在java.lang.annotation.ElementType中定义如下: TYPE:类型注解,应用于类、接口、注解类和Enum声明处。 FIELD:域值注解,应用于类成员变量或常量声明处。 METHOD:方法注解,应用于方法声明处。 PARAMETER:参数注解,应用于参数声明处。 CONSTRUCTOR:构造函数注解,应用于构造函数声明处。 LOCAL_VARIABLE:局部变量注解,应用于局部变量声明处。 ANNOTATION_TYPE:注解类注解,应用于注解类声明处。 PACKAGE:包注解,应用于包声明处。 应该注意的是,如果注解只有一个成员,则必须将成员取名为value(),使用时可以忽略成员名和赋值号,如果拥有多个成员,但仅对value赋值,也可以不用赋值号。注解可以没有成员,称为标识注解。 3、如何使用注解 注解赋值格式: @<注解名>(=,=…) 如果成员是数组类型,可以通过{}进行赋值。 4、访问注解 对于保留期限是RetentionPolicy.RUNTIME的注解,可以通过反射机制访问类中的注解: 一个简单示例,通过反射机制访问ForumService类中的注解:

    package com.test.anno; public class ForumService{ @NeedTest(true) public void deleteForum(int forumId){ System.out.println("删除论坛模块:"+forumId); } @NeedTest(false) public void deleteTopic(int postId){ System.out.println("删除论坛主题:"+postId); } } //访问上面代码中的注解 package com.test.anno; import java.lang.reflect.Method; public class TestTool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 []args){ Class cla=ForumService.class;//获得ForumService对应的class Method[] methods=cla.getDeclaredMethods();//获得ForumService对应的Method数组 System.out.println(methods.length); for(Method method:methods){ NeedTest nt=method.getAnnotation(NeedTest.class);//获取方法上 if(nt!=null){ if(nt.value()){ System.out.println(method.getName()+"需要测试!"); }else{ System.out.println(method.getName()+"不需要测试!"); } } } } }
  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: https://ju.6miu.com/read-32828.html

    最新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