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描述 n 个小朋友站成一排。现在要把他们按身高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,但是每次只能交换位置相邻的两个小朋友。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不高兴的程度。开始的时候,所有小朋友的不高兴程度都是0。 如果某个小朋友第一次被要求交换,则他的不高兴程度增加1,如果第二次要求他交换,则他的不高兴程度增加2(即不高兴程度为3),依次类推。当要求某个小朋友第k次交换时,他的不高兴程度增加k。 请问,要让所有小朋友按从低到高排队,他们的不高兴程度之和最小是多少。 如果有两个小朋友身高一样,则他们谁站在谁前面是没有关系的。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n,表示小朋友的个数。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 H1 H2 … Hn,分别表示每个小朋友的身高。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,包含一个整数,表示小朋友的不高兴程度和的最小值。 样例输入 3 3 2 1 样例输出 9 样例说明 首先交换身高为3和2的小朋友,再交换身高为3和1的小朋友,再交换身高为2和1的小朋友,每个小朋友的不高兴程度都是3,总和为9。 数据规模和约定 对于10%的数据, 1<=n<=10; 对于30%的数据, 1<=n<=1000; 对于50%的数据, 1<=n<=10000; 对于100%的数据,1<=n<=100000,0<=Hi<=1000000。
第一眼看到这个题想直接暴力,用一个复制的数组进行排序,然后用lower_bounder()-...找到每一个身高应该处在的位置。
再用一个MAP映射记录每个身高的学生的不满意程度,然后用两个for循环暴力求解。
但是越写越感觉有些做不到的地方,如果是有两个身高相同的学生的话,我该怎么记录两个不同学生的不满意程度呢,如果是有更多相同的呢。
然后我就放弃了这种直接暴力的方法。
这道题其实用到的是树状数组的算法,把所有的身高学生放入树状数组中,先正序放入一遍,得出每个学生前面有多少个高于他自己的学生个数;
然后再逆序放入一遍,得出每个学生后面有多少个身高小于他的学生个数。其实就是先表示每个学生在前面队列和后面队列的逆序数,
得到这个和之后,即得到该学生以该移动的次数,然后把所有的学生不满意程度加起来就很简单了。
但是这个题的评测系统有一个坑爹的地方,如果说我把记录最终结果的变量ans放在main()外面,就直接报错,第一个测试样例都过不了,
也是醉了,交了是好几遍。。。。
#include <iostream> #include <cstdio> #include <cstdlib> #include <string> #include <cmath> #include <algorithm> #include <cstring> #include <map> #include <sstream> #include <queue> #include <stack> #define INF 0x3f3f3f3f #define mem(a,b) memset(a,b,sizeof(a)) #define For(a,b) for(int i = a;i<b;i++) #define ll long long #define MAX_N 100010 using namespace std; const int maxn = 1000005; int x[maxn],m[maxn]; ll b[MAX_N],cur[MAX_N]; int lowbit(int p) { return p&(-p); } void add(int s,int t) { for(int i = s; i<maxn; i+=lowbit(i)) m[i] += t; } int sum(int s) { int an = 0; for(int i = s; i>0; i-=lowbit(i)) an += m[i]; return an; } int main() { // int i = lower_bound(a,a+6,4)-a; // cout<<i<<endl; int n; cin>>n; ll ans = 0; cur[0] = 0; mem(m,0); for(int i = 1; i<=MAX_N; i++) cur[i] = cur[i-1] + i; for(int i = 0; i<n; i++) { cin>>x[i]; add(x[i]+1,1); b[i] = (i+1) - sum(x[i]+1); } mem(m,0); for(int i = n-1; i>=0; --i) { add(x[i]+1,1); b[i] += sum(x[i]); } for(int i = 0; i<n; i++) { ans += cur[b[i]]; } cout<<ans<<endl; return 0;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