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zookeeper之前需要先安装jdk, 然后准备zookeeper的安装包, 下面在三台机器上进行zookeeper集群搭建 .
注 : 为了方便下面zookeeper统一用zk代替.
解压安装包到指定目录下, 然后重命名修改环境变量(vi /etc/profile), 然后进行刷新(. /etc/profile)
进入zk下的conf更改配置文件
修改zoo.cfg配置文件 (1) 修改dataDir路径 : 修改路径之后, 需要在zk目录下创建data目录 (2) 配置集群中节点信息, 关于这种配置方式后面会说明 .
服务器标示配置 进入刚刚创建的data目录下, 然后创建文件myid, 并填写内容(内容为服务标示:0/1/2…). 这里一共三台机器, 所以各自目录下的myid不相同, 分别是0,1,2 . 这样集群的配置其实已经差不多.
大致了解下zoo.cfg配置文件中参数含义 :
tickTime : zk服务器之间或者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, 也就是每个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.dataDir : 保存数据的位置 . clientPort : 客户端连接zk服务器端口 , initLimit : zk接收客户端初始化连接时最长容忍多少心跳时间间隔 . server.A = B:C:D : A表示这是第几号服务器 . B 表示这个服务器ip地址 C表示这个服务器和集群的Leader服务器交换信息端口 D表示万一集群中Leader服务器挂了, 需要一个端口进行重新选举, 选出一个新的leader .进入bin目录下,执行”./zkServer.sh start”. 启动服务器 执行zkCli.sh, 启动客户端 . 命令 : 查找 : ls /zookeeper 创建并赋值 : create /zhangyan mayuan (/zhangyan相当于key, mayuan相当于value) 获取 : get /zhangyan 设值 : set /zhangyan mayuan 递归删除 : rmr /path 删除指定节点 : delete /path/chi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