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vm学习笔记1

    xiaoxiao2021-03-25  75

    建议看这个经典的文章。好东西啊,对于理解svm的数学模型由来。http://blog.csdn.net/zhangping1987/article/details/21931663

    下面加上我的一些理解喽。  先定位svm解决二分类问题。多分类以后再看喽。

    首先要明确svm的数学模型是想干什么。也就通过哪些已知条件,要求出哪些数据。

    SVM目的:求解一个超平面,将两类特征分离开。此超平面要具备最大化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性质。(说白了就是求解一组参数(超平面),参数要满足后半部分的条件约束(最大化特征空间上的间隔))。

    分类超平面的确定只取决于少数的样本信息,这些关键的样本被称之为支持向量Support Vector,这也是SVM—支持向量机名称的由来。

    预备知识:第一个知识点:已知超平面和数据集,哪个一点离这条超平面最近,答案:哪一个点使得最小,哪一点离这个超平面最近

    第二个知识点:已知超平面和点,,那么这个点到这个超平面的距离为:,向量表示法为。

    SVM例子:举个例子如何求超平面。

    二维空间中超平面退化为一条线。例子就是两个组点的分类问题吧。假设直线 w1*x1 + w2*x2 +b = 0 能够将两类点分开。简化为矩阵形式就是W*X + b = 0; W 为参数  X为平面中的坐标。

    满足W*X + b > 0 的X记为第一类  “+1”   满足W*X + b < 0 的X记为第二类 “ -1”。取距离直线最近的点,计算距离用上面的公式 简记其为D 。直线方程参数除以D,目的是强制将点距离直线的最小距离定义为1。这样其他所有的点距离直线的距离都是大于等于1。直线方程形式会变为Wnew * X + b = 0。两组点集距离直线的最小距离为1/||Wnew||。而这样的直线有多少条,答案是无数条。那么这个最小距离最大的 也就是最靠近中间的,也就是我们最想要的直线。其对应的参数求出来,直线就被唯一确定了。

    待续..... 现在只是初步印象,后续再改吧。

  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: https://ju.6miu.com/read-38235.html

    最新回复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