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解:采用贪心的策略来做。首先确定贪心方案,容易发现每次去掉最大的数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,可以发现当出现递减区间时去掉它的首位可以得到最小值。
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0的存在,比如输入为10086删除2个数,第一步是删掉1,第二步是删掉8,则剩余为006,在这种情况下0是无效的。
因为正整数n位数太多,long long int也存不下,所以使用字符串读入。
下面是完整代码:
#include<bits/stdc++.h> using namespace std; int main() { char a[105]; int s, len, i, n; while(~scanf("%s %d", a, &s))//输入正整数,将其存入字符串 { while(s--)//进行删数 { i = 0; len = strlen(a); while(a[i] <= a[i+1])//遇到第一个递减区间停下,即第一个比前一个大的数 { i++; } for(; i < len; i++)//注意去掉的是递减区间的首位 { a[i] = a[i+1]; } } i = 0; n = 0; while(a[i] == '0' && a[i] <= a[i+1])//找出0的个数 {n++;i++;} len = strlen(a); if(n == len) printf("0\n"); else { for(i = n; i < len; i++) { printf("%c", a[i]); } printf("\n"); } } return 0; } 个人对这个贪心方案原理的理解:
可以发现,位数相同时,升序排列的最小,降序排列的最大。比如123和321,相同的数字以及位数时,123最小,321最大,所以我们要得到相同位数最小的数时,就要将其尽可能排成升序。假如已经是升序了,但删除的数的个数还没有达到要求的s,则最后一位和'\0'比较,则最后一位一定大于'\0',所以程序会认为最后一位是递减区间的首位,进而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