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模式学习12——享元模式

    xiaoxiao2021-12-14  17

    一、模式概述

           模式描述:享元模式(Flyweight Pattern):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。系统只使用少量的对象,而这些对象都很相似,状态变化很小,可以实现对象的多次复用。由于享元模式要求能够共享的对象必须是细粒度对象,因此它又称为轻量级模式,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。

            享元对象能做到共享的关键是区分了“内部状态(Intrinsic State)”和“外部状态(Extrinsic State)”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内部状态是存储在享元对象内部并且不会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状态,内部状态可以共享。

            外部状态是随环境而改变的、不可以共享的状态。

           模式结构图:

            标准的享元模式结构图中既包含可以共享的具体享元类,也包含不可以共享的非共享具体享元类。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我们有时候会用到两种特殊的享元模式:单纯享元模式和复合享元模式。

           1、单纯享元模式

           在单纯享元模式中,所有的具体享元类都是可以共享的,不存在非共享具体享元类。结构图如下:

            2、复合享元模式

            将一些单纯享元对象使用组合模式加以组合,还可以形成复合享元对象,这样的复合享元对象本身不能共享,但是它们可以分解成单纯享元对象,而后者则可以共享。复合享元模式的结构如下:

          通过复合享元模式,可以确保复合享元类CompositeConcreteFlyweight中所包含的每个单纯享元类ConcreteFlyweight都具有相同的外部状态,而这些单纯享元的内部状态往往可以不同。如果希望为多个内部状态不同的享元对象设置相同的外部状态,可以考虑使用复合享元模式。

    二、模式优缺点

           1、主要优点

          <1>、可以极大减少内存中对象的数量,使得相同或相似对象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,从而可以节约系统资源,提高系统性能。

          <2>、享元模式的外部转台相对独立,而且不会影响其内部状态,从而使得享元对象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共享。

           2、主要缺点

          <1>、享元模式使得系统变得复杂,需要分离出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,这使得程序的逻辑复杂化。

          <2>、为了使对象可以共享,享元模式需要将享元对象的部分状态外部化,而读取外部状态将使得运行时间变长。

    三、适用场景

           <1>、一个系统有大量相同或者相似的对象,造成内存的大量耗费。

           <2>、对象的大部分状态都可以外部化,可以将这些外部状态传入对象中。

           <3>、在使用享元模式时需要维护一个存储享元对象的享元池,而这需要耗费一定的系统资源,因此,应当在需要多次重复使用享元对象时才值得使用享元模式。

    四、案例分析

     
  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: https://ju.6miu.com/read-963997.html

    最新回复(0)